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美丽中国 自然力量——自然资源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信息来源 :湖南矿业网      发表时间 :2023-08-16 10:16:47

展开美丽中国的宏大画卷,山峦连绵起伏,大江大河波澜壮阔,海洋辽阔无垠,森林郁郁葱葱,黑土地厚重肥沃,还有广袤的草原、茫茫的沙海、碧蓝的湖泊如诗如画……

  时光如一支画笔,绘下绿水青山的万千变化。人们重塑山水底色,还原生态之美,探寻自然之道,逐梦绿色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使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当历史的脚步迈向新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壮美山河,又该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作出的回答掷地有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构想战略,登高望远。绿色征程,前景广阔。中国梦、生态梦,空间为纸、人擎画笔,万里河山起宏图。
  守护——“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田,产的是民生口粮,装的是天下安危,载的是美丽中国。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从中原粮仓到鱼米之乡,从东北平原到塞上江南,耕地保护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牵挂的大事。
  耕地是“饭碗田”“保命田”,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田”。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划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稳妥有序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让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布局更优化。
  ——修改并颁布实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施行黑土地保护法,推进耕地保护法立法,耕地保护的“法网”越织越密。
  ——推动各地立下军令状,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行“两平衡一冻结”制度,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探索推行田长制,耕地保护的“责任网”越织越牢。
  ——持续公开通报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挂牌督办百余起重大典型土地违法案件,“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实行“月清、季核、年评估”……耕地保护的“警示网”越织越严。
  一项项“长牙齿”的硬举措,守护着18亿亩耕地红线。今年年初,我们欣闻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但现实依然严峻。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粮食消费整体处于高位,极端天气、地区冲突等影响全球粮食生产稳定性,粮食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耕地“南减北增”趋势加剧,“耕地资源—粮食供给—生态安全”长期处于“弱平衡”状态;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还不够强,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违法占地等情况时有发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
  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生态安全。
  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一员,耕地在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守好耕地红线,保障两个安全,决不能松劲歇脚。“三位一体”,稳数量、提质量、保生态;优化布局,通过“山上”换“山下”,使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压实责任,严格考核,让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长出“牙齿”;管住总量,通过“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换空间”,让城市发展更加集约精明;严格督察执法,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起来”的态势,凝聚监督合力,确保耕地不再减少。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
  殷殷叮嘱,化为共同奋斗的动力;切实行动,凝成粮食丰收的硕果。
  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秦岭深处、长江沿线、洱海湖畔、祁连山麓的串串足迹,都印下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保护修复的浓浓情怀。
  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习近平总书记远眺秦岭牛背梁主峰。他告诫党员干部“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要警钟长鸣,当好秦岭生态的卫士,切勿重蹈覆辙。
  在长江沿线,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三次召开座谈会,深刻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推动沿江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在内蒙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广东,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河北,走进田间地头看发展;在洱海边,留下“立此存照”的约定,叮嘱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看山、看水、看林、看田、看湖、看草、看沙,划要点、作部署。这其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是一以贯之的重点。
  殷殷期望化为强大动力,自然资源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规划引领和统筹布局,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实施重大“山水工程”,努力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战略格局。
  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北方防沙带、东北森林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三区四带”为主体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统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围绕“三区四带”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按照流域等相对主要的自然地理单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中国山水工程”重塑美丽中国底色。2022年,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被评价为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
  “三北”工程披荆斩棘45载,化“万里风沙”为“绿色长城”,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由“浅绿”迈向“深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80万亩,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整治修复海岸线400公里、滨海湿地30万亩。”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构建保护治理大格局,为祖国绘下更多绿色,下一程已经开启。
  重构——“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
  国土空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空间载体。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
  观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细布局。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进行了系统性、重构性变革,统一了从调查、规划、用途管制到不动产登记全生命周期的用地用海分类标准,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作为底数底图,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建立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数、线、图”一致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为推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自然资源部还组织编制或审查了一系列相关规划,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好空间支撑。从大江大河到大城市群,这些重点区域规划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统领各项空间利用任务,通过空间利用方式转变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三区三线”作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也为世界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贡献了“中国方案”。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划定,遵循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及永久基本农田必须是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的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目前基本没有人类活动、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划入其中。城镇开发边界综合考虑人口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城市未来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的弹性要求。
  三条控制线的陆域围合区域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46%,构成了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底版。生态空间如同树根,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脉所在;农业空间如同树干,支撑起民族发展的未来;城镇空间如同树冠,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与发展,不少人将其视为“二选一”的选择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早年间就看到了另一种破题思路。1997年,他在福建三明市常口村调研时就曾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20多年来,“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已经贯穿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引领三明不断深化林改、探索碳票,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新路。
  源于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不断发展创新。安吉率先启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深入实施“三线三度三性”全域美丽空间管控机制,开展全链条生态治理,推进绿色考核,以改革创新之力持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如今,“两山”理念已成为中国的广泛共识,各地都在积极践行。
  在江苏省常州市郑陆镇查家湾村,首宗附带“生态管养”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出让。按照协议,竞得者须承担管养和维护周边地块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并打造生态“绿心”,预计每年管养维护投入近百万元。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沙漠生态治理与发展林下经济相融合,“靠沙吃沙”,以全产业链打造核桃小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催发了一场“产业裂变”。
  在地处黄河口的山东省东营市,万余亩盐碱地生态退化区被改造成生机盎然的黄河三角洲特色生态系统,借助林下种养机制,产业链中的所有产物都作为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
  诸多生动实践,也蕴含着自然资源部门近年来矢志推动“两山”转化的积极探索。
  从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摸清家底,到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晰产权,再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核算价值、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梳理经验路径,短短几年,自然资源部夯基筑台,初步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6”体制机制,先后发布了32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引导地方从资源环境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补偿等方面蹚出一条条别样“两山”转化之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始终是美丽中国的底色。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实现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激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共鸣。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一步。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自然资源部门在千方百计保障用地用海用矿等需求的同时,也明底线、亮规矩,推动各地在节约集约的轨道上转方式、调结构、提效能。
  实践业已证明,切实提高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水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高收益,不仅可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更能给子孙后代留出更大发展空间。
  在广袤土地上,一股用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金技术换空间的新时代用地之风扑面而来。
  我们看到,从城市到农村,从开发区到“铁公基”,从打造立体养殖、多层标准厂房到高速公路服务区节地、高架桥下停车节地,再到建构架式风电塔、全地埋式净水厂等,土地开发由“二维”向“三维”升级,不少城市已建起立体“坐标轴”,我国近5年的单位 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了21.51%……
  在矿山领域,一场称得上产业革命的资源绿色低碳变革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我们看到,那些曾经“灰头土脸”的矿山变身为“不见粉尘滚滚,只见树木成林”的花园式矿山,甚至成了“不闻人声嘈杂,只听机器运转”的智能化矿山……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导向在不断强化,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技术标准不断健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更是全方位坚持绿色勘查,尽最大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望辽阔的海洋,一片积蓄了澎湃动能、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的“蓝海”跃入眼帘。
  我们看到,在“蓝色海湾”整治、海岸带保护修复等行动的持续推进下,漫长的海岸线重现美丽容颜。在陆海统筹、集约用海、立体用海、生态用海的氛围下,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勾画出海洋产业“生态圈”,天津港、黄骅港、曹妃甸港等一座座港口绿色转身,上海崇明、浙江洞头、福建湄洲、广东南澳等一座座“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海岛展现出岛绿、滩净、水清、物丰的“和美”新格局。
  人类的现代化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发展过程。通过70多年的奋斗,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如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低碳化发展新阶段。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展示出担当。
  按照党中央有关要求,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预计到202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累计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4.5亿亩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
  未来,自然资源部将牢牢把握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两个关键,从固碳、减排、增汇等多个方面发力,构建绿色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继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开发带来的碳排放影响,加强生态灾害防治,降低灾害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损害,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字字千钧。
  山河浩荡,记载着岁月沧桑。
  美丽中国,预言了明日梦想。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必将续写中华民族建设美丽中国的动人篇章,必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自然资源报)